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创研
【央视影音】沿海内河船舶电动化发展论坛在福州召开

央视网消息(记者 黄钰姣)10月16日,由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沿海内河船舶电动化发展论坛在福州召开。

沿海内河船舶电动化发展论坛在福州召开 黄钰姣 摄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常委、福建省工商联主席王光远,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致辞。中国船级社总裁赵晏,福建省创新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林岿然,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施惠财,福州市政协副主席罗蜀榕,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久俊,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丁磊,DNV挪威船级社南区营运经理Ilias Tsonos等出席活动。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振均主持。

王光远表示,2024年,福建海洋生产总值超1.25万亿,占GDP比重21%,位居全国前三。近年来,福建以“立足福建、服务长江、面向全国”为目标,通过场景牵引、政策赋能、创新驱动、试点示范,打通了从研发设计、船舶建造、“三电”系统研制到运营基础配套和航运应用的电动船舶全产业链条。热忱欢迎国内外企业、专家学者来闽兴业、共谋发展,携手共享电动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广阔商机和美好未来。

郭大成表示,福建省在沿海内河船舶电动化道路上勇力前行,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船舶电动化的改造、新建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示范项目建成效果显著。郭大成从全行业角度,对推进沿海内河船舶电动化迈上新的更高的水平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加强政策引领和扶持力度,二是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三是搞好标准化建设,四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五是深化跨领域融合。

会上,10位院士、专家、企业代表分享了最新技术成果与应用案例。黄钰姣 摄

会上,10位专家、企业代表围绕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电动船舶应用实践、电动船舶技术规范、船用电池安全管理等主题,分享了最新技术成果与应用案例;23个项目在会上签约,覆盖产业合作、战略合作、科技研发等项目类型。其中,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中国船级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推动福建船舶海工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是我国地方行业主管部门与中国船级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首例。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中国船级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是我国地方行业主管部门与中国船级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首例。黄钰姣 摄

福建,向海而生、因海而兴。近年来,福建以“电动福建”战略为引领,充分发挥造船、动力电池等产业优势和应用场景优势,在全国率先谋划推动电动船舶产业发展。2022年4月,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建省财政厅联合印发《2022年福建省电动船舶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实施方案》;2023年6月,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推进“电动福建”建设实施意见(2023-2025年)》。根据中国船级社统计,截至2025年6月,福建省已建和在建电动船舶数量占全国34.5%,电池动力推进系统等电动船舶核心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

本次论坛将助力福建省持续深化“电动福建”建设,以“立足福建、服务长江、面向全国”目标,坚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向,集聚资源力量,巩固电动船舶全产业链优势,促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电动船舶装备谱系化供给能力,着力打造电动船舶特色产业基地,助力推进制造强省、海洋强省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