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产研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在福州举办。

活动现场 黄钰姣 摄
福建省创新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林岿然,福建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伟平,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舒,福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张新怿,福建省创新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云峰,福建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国买,闽江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新贤等省直有关部门、福州市有关部门,同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高校院所专家团队,国内外知名技术转移机构以及省内船舶制造、海洋工程、金融服务等机构代表百余人齐聚一堂,共赴“蓝色科技盛宴”,共商“福海扬帆 绿动领航”的蓝色合作新篇。

福建省创新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林岿然 黄钰姣 摄
“近年来,福建在深海采矿船、高端汽车滚装船、深远海养殖装备等领域形成了国际领先的产业优势,航海装备产业发展动能强劲、潜力巨大。”林岿然表示,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福建省创新研究院紧扣科技创新核心使命,聚焦成果转化关键环节,2025年已成功举办“产研融合”科技成果系列对接活动十余场,为三百余家省内重点企业对接了三十余所国内知名高校与科研机构,累计路演项目近百项,达成合作意向65项。他期望通过本次对接活动发挥三方面关键作用,一是打通创新要素对接通道,二是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三是强化机制创新与生态培育。

福建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伟平 黄钰姣 摄
吴伟平表示,近年来,福建省与高校、院所在合作机制、决策咨询、科技创新、教育合作、人才培养、文化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合作。福建迫切需要引进更多优秀的技术成果和人才团队等优质资源,福建正积极争创、加快筹建联通台湾辐射东南亚的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希望各位专家、各界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福建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持续加大力度向福建省注入更多高质量科技创新资源,共同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发展,为福建省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舒 黄钰姣 摄
黄舒表示,航海装备产业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性产业,也是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创新高地。抢占科技制高点,提升产业竞争力,关键在于深化“产研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的通道。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已在福州成功举办两届,共有75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参加,累计展示1.35万件海洋科技产品,福建省签约项目超100项、总投资超2000亿元。他希望以此次大会为新的起点,深化产研合作,携手前行,推动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协同并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福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张新怿 黄钰姣 摄
张新怿表示,福州牢记嘱托,奋勇前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产业融合,全链条支持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三年来,组织实施省、市海洋科技重大“揭榜挂帅”攻关项目60多项,吸引了院士团队以及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河海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省内外高校院所积极参与,攻克了一批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并实施产业化。期待各位企业家把握机遇、深入对接,推动更多的科研成果能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共同助力福建省和福州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签约仪式现场 黄钰姣 摄
会上举行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与本地企业的成果落地转化项目对接集中签约仪式,现场签订产业化合作协议16项;同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依次推介最新科技创新成果。同时,国家专利审查协作福建分中心、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分别发布服务海洋产业创新发展成果及国家平台“双五星”涉海专利技术榜单,为科研团队和企业后续知识产权布局提供指引。

同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依次推介最新科技创新成果和重点项目进展。黄钰姣 摄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创新研究院和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福州市科学技术局、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具体承办,旨在搭建高水平“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平台,加速海洋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
主办方表示,将持续跟踪服务,让更多高水平海洋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为福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点燃“蓝色引擎”,注入新动能。